“只有河南模式”入选国家级创新案例
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吸引众多游客
本报讯(记者 卢文军 李居正 通讯员 王梦毓 文/图)日前,2025中国旅游科学年会顺利召开,大会现场发布了《2025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创新案例》,全国共5个项目入选,其中,位于中牟新区的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景区发展模式上榜,同时这也是河南唯一入选的项目。
这是该项目继揽获40余项国家级及省市级奖项后,再次获得权威认可,标志着“只有河南模式”在现代旅游业体系构建中的先锋价值得到高度肯定。作为国内首个以戏剧为核心的戏剧聚落群,“只有河南”的意义不仅在于文旅模式的创新,更在于通过戏剧的大众化实践,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消费升级的双向奔赴。
戏剧为媒,重构文旅体验新范式
作为国内首个以戏剧为核心的戏剧聚落群,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以622亩空间为载体,打造21个剧场、近千名演员共同演绎的“中原文明史诗”。剧目如《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》以碎片化时空叙事展现“中国速度”,《天子驾六遗址坑》诠释文明传承,通过沉浸式体验打破传统戏剧壁垒,让文化真正“活”起来。
“只有河南”的成功,一方面源于其对中原文化的深度挖掘,另一方面得益于踩准国内文旅消费“艺术下沉、旅游向上”的新趋势。通过降低观演门槛、融入互动科技,自2021年6月5日开城至2024年底,累计吸引超4000万人次观演,其中,省外观众占比近80%,85后年轻观众达85%,成为跨代际、跨地域的文化共鸣场。
科技赋能,定义智慧文旅新标准
在“只有河南”推动戏剧大众化的过程中,科技成为重要助力。“一部手机游幻城”的智慧系统串联起票务、导览、剧目提醒等全流程服务;全息投影、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的《幻城剧场》《麦子啊麦子》,让观众置身奇崛壮丽的交互场景。夜幕下,328米夯土墙化身动态画卷,《清明上河图》《千里江山图》与麦田光影交融,不仅提升了体验的深度,更以直观、趣味的形式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,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。
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的实践,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。不仅通过戏剧的“破圈”传播,推动中原文化从地域符号升级为全民共享的精神财富,也带动周边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产业协同发展。其以年轻客群为主的客群结构,更是印证了传统文化通过创新表达可赢得新一代青睐,为文化传承注入可持续动力。
据悉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前,只有河南推出《麦子啊麦子》《薛怀义》《唱吧跳吧》等全新剧目,未来将继续根植中原文化,探索“文旅+”跨界模式,推动戏剧艺术从“小众狂欢”走向“大众共鸣”,为现代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,也为中牟文旅,带来了新的活力。
评论